湖北省博物馆和武汉博物馆都是湖北省内知名的博物馆,但它们之间没有合并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 地理位置不同:湖北省博物馆位于武汉市武昌区,而武汉博物馆则位于武汉市汉口区。由于两个博物馆距离较远,合并可能存在一些实际操作上的困难。
2. 馆藏和展览不同:湖北省博物馆主要展示的是湖北省内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楚文化、三国文化等;而武汉博物馆则以现代艺术和科技为主题,展示了武汉地区的工业、交通等方面的发展历程。两个博物馆的馆藏和展览主题不同,合并可能会导致一些展品的重复或缺失。
3. 管理体制不同:湖北省博物馆是由湖北省文化厅直接管理的,而武汉博物馆则是由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管理。两个博物馆的管理体制不同,合并可能需要重新调整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增加了合并的难度和成本。
总之,湖北省博物馆和武汉博物馆之间没有合并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地理位置、馆藏和展览、管理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1、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1***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年代为战国早期。钟架长7.48米、高2.65米。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其中一件镈钟为楚惠王赠送给曾侯乙的。
钟及架、钩上共有铭文3755字,内容为编号、记事、标音及乐律理论。每件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阶的双音,整套编钟音域可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其音列是现今通行的C大调,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乐曲。专家认为,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
2、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1965年出土于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剑长55.6厘米,宽5厘米,剑首向外翻卷呈圆盘形,内铸11道精细的同心圆,剑身满饰神秘的黑色菱形花纹,剑格的正面和反面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纹饰,整个造型显得高贵、典雅。在剑身正面靠近剑格处还写有两行鸟篆铭文,分别是“越王鸠浅 自作用剑”,经专家考证,鸠浅就是勾践,八字铭文表明这把剑的身份和地位。
这把剑在出土时插在漆木剑鞘里,出鞘时仍然寒光闪闪,耀人眼目,其剑刃薄而锋利,经测试它能够一次轻松地划开20张白纸。这把青铜剑深埋地下2500余年,为何不生锈呢?对于这个问题,专家认为,一是选材用料好;二是墓葬环境好;三是出土时带剑鞘,剑鞘起到了双重保护的作用。越王勾践剑因制作精美,历经2500余年仍纹饰清晰,毫无锈蚀,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24万余
博物馆其场馆按照南馆、北馆以及东、西两个独立展馆的格局进行总体布局。馆长是方勤。馆内有藏品24万余件(套),国家一级文物近千件(套),截至2023年2月总用地面积8.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其中展览面积3.6万平方米。
26万余件
湖北省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26万余件(套),以青铜器、漆木器、简牍最有特色,其中国家一级文物945件(套)、国宝级文物16件(套)。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郧县人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为该馆四大镇馆之宝外,曾侯乙尊盘、云梦睡虎地秦简、虎座鸟架鼓、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石家河玉人像、崇阳铜鼓等6件文物瑰宝新晋“镇馆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