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陵

隋炀帝杨广陵墓?

隋炀帝陵是隋炀帝杨广(公元569-618年)的墓葬。隋炀帝陵曾多次迁移,最初殡在江都宫流珠堂,后葬在吴公台下,公元622年唐高祖李渊以帝礼将其葬于雷塘,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4月,扬州市邗江区一处房地产项目施工时发现了两座古墓,国家文物局派出刘庆柱、信立祥、林留根三名考古专家现场考察,专家们初步认为墓主人应为隋炀帝杨广。2013年11月16日,国家文物局、中国考古学会确认扬州邗江区隋唐墓葬是隋炀帝杨广与夫人萧后最后的埋葬之地,并在墓中发现金镶玉腰带、鎏金铜铺首等陪葬品。2014年4月10日,饱受争议的扬州曹庄隋炀帝墓入选“2013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4年4月16日,扬州曹庄隋炀帝墓中出土的135件/套文物,在扬州双博馆展出。

该墓葬位于江苏省扬州市西湖镇司徒村曹庄的西南角,2013年3月,在江苏省扬州市西湖镇司徒村曹庄房地产建设项目中发现两座砖室墓,2013年4月,“随故炀帝墓志”出土后,受到考古界的重视。该墓葬还出土了玉器、铜器、陶器、漆器等遗物近200件(套),其中蹀躞金玉带是带具系统中的最高等级,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件最完整的十三环蹀躞带。墓葬中还出土了两颗牙齿,鉴定年龄约50岁,根据出土的“随故炀帝墓志”和高规格随葬品,结合文献记载与牙齿鉴定结果,确定墓主人是隋炀帝杨广。

隋炀帝陵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自隋炀帝后没人称帝呢?

关于这个问题,建文帝表示想抽死你!

虽然名字和称号本质上都只是一个代号而已,但在历史积淀如此深厚的我国,这样的称号从来就不是一个代号这么简单。

而作为九五之尊的君主(天子、皇帝),其称号就更有来头了。

隋炀帝陵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因为是国家标志,所以皇帝的称号也与众不同,这种与众不同体现在高贵和多样,不仅有“庙号”、“谥号”,还有“年号”,确保能全方位无死角地概括这位皇帝的一生。

不过,称号再多也不可能每次都重复一遍,就像沙俄末代君主尼古拉二世那样,其称号共有442个字,估计念一半对方都要睡着了。

所以,为了简单明确地区别每位皇帝,古人对皇帝的称呼也进行了相当有意思的规定。

隋炀帝陵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稍微了解历史的人都能发现这样一个很有趣的问题,那就是自隋朝之前的皇帝都称“XX帝”,而隋朝之后的皇帝都称“XX祖”,或者“XX宗”,这是从“谥号”到“庙号”的历史性转变。

原因很简单,因为从唐朝开始,皇帝的“庙号”就“烂大街”了。

首先,需要简单说一下,“谥号”跟“庙号”的区别。

“谥号”,起源于西周,是对死去的君王,或者是身世显赫的大臣,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后世给予的或褒、或贬、或明的称号。而“庙号”,则起源于商朝,是古代皇帝在宗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

举几个例子,比如周幽王、楚庄王、秦穆公、隋文帝、汉武帝等,其中“幽王”、“庄王”、“穆公”、“文帝”和“武帝”就是他们的“谥号”。而这其中,汉武帝不仅有“谥号”,也有“庙号”,汉武帝的庙号就是“世宗”,即汉世宗。

再如,我们所熟知的汉高祖刘邦,其实“太祖”才是其庙号,而“高皇帝”则是其谥号,合起来也就是“太祖高皇帝”,所以后来就大家都称其为“汉高祖”了。至于题中的隋炀帝,“炀皇帝”其实是其谥号,而他的庙号则是“世祖”。因此,我们实际上也可以称其为“隋世祖”

在隋朝以前,并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庙号,通常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宗庙祭祀,但宗庙的牌位是有限的,一般几代之后就必须得毁去原庙,而于太庙合并祭祀,这就叫做“祧”。但从唐朝开始,所有皇帝不论后世需不需要被“祧”,他们都能获得自己的“庙号”。

再者,唐朝以后,皇帝的“谥号”就变得越发的累赘。

唐朝以前,皇帝的“谥号”都是简明扼要的,比如”文皇帝“、”武皇帝“、“炀皇帝”等,但唐朝开始,皇帝的“谥号”就变得很长很长,而且是越往后就越长。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后世给他加的谥号,是”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又如明成祖,后世给他加的谥号,则是”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在这种情况下,试问有谁能记得住皇帝的“谥号”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作者:小贱贱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文章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