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木府是一处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遗址,它的对联可以彰显其独特的魅力和文化内涵。以下是一组有关丽江木府的对联供参考:
上联:古木参天,彰显千年文脉
下联:建木宜人,凝聚百姓情怀
横批:古韵新颜
这组对联意在表达丽江木府作为历史遗迹的古老庄严之感,同时也体现了木府所承载的文化积淀与人民群众共同的情感纽带。
木府坐落于丽江古城狮子山下,占地百余亩,据说是仿北京故宫而建,有北故宫南木府之说。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叹木府:“宫室之丽,拟于王府”。
木府是纳西族木氏土司的办公和居住地,木氏土司从元朝忽必烈时开始,到清朝雍正时结束,历经三个朝代四百七十余年,可谓历史悠久。
明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派傅友德率三十万大军征讨云南,木氏先祖阿甲阿得审时度势率众归顺,被朱元璋赐姓“木”(朱去掉一撇一横)。木氏土司在明朝时达到顶峰,统治范围除丽江外,一度到达四川和***边界。
明朝以前,丽江纳西族人名实行父子连名制,如元朝纳西王第二代首领叫牟保阿宗,儿子就叫阿宗阿良。归顺明朝后,木氏认为木姓是皇帝所赐的姓,只能木氏贵族专有。木氏效仿朱元璋,给木氏以外的人赐姓“和”,在木上添一撇,木旁加一口,表示戴上木家的草帽,背上木家的篮筐,是木家的奴仆。
丽江古城周围不筑城墙,据说是因为木土司居住城内,筑城墙就等于是木外加一框成了困字,把自己困住了。
清雍正元年,朝廷对西南土司实行改土归流,木氏土司失去了对丽江地区的世袭统治。
1996年,丽江发生七级地震,木府遭到严重破坏,现在的木府建筑大都是在原址重建的。
未曾毁于战火,丽江古城没有经历过战火。只是原先的规模小,不适应丽江旅游的宣传派头,扩大重修的,当然是故宫看得太多模仿的。其实原来的石牌坊(大门)规模不大但有底蕴,现在的是红纸裱灯笼。
木府(云南省丽江市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木府原系丽江世袭土司木氏衙署,“略备于元,盛于明”。
明代木得(1382 ~1390年),开建主体建筑。
明万历(1572 ~1620年),建忠义坊、玉音楼、寿星楼。
清顺治四年(1647年),“流寇”进入丽江,焚毁了木府部分建筑。
谢邀!据有关史料记载:在元朝南下征大理。
忽必烈从蒙古起兵南下(1252年)秋。第二年夏,忽必烈率军驻屯六盘山,秋天,军至临洮(今甘肃临洮),取道吐蕃(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区),到达忒刺(今四川松潘),然后分兵三路前进。兀良合台(老将速不台之子总督军事)率军由西路晏当(今云南丽江北部)进,诸王抄合、也只烈率东路军由白蛮境(今西昌、会理境)进;忽必烈自己带领中路军,经大雪山,过大渡河,穿行山谷二千余里,抵达***北岸。忽必烈军队分别招降大理以北四百余里的摩些蛮等部。冬天,西路军进到此会合。忽必烈派使者入大理招降。大理国拒绝投降并杀死蒙古使臣。忽必烈与兀良合台分兵进攻大理。兀良合台破大理北的龙首关(上关)。大理国主段兴智与权臣高祥、高和兄弟弃城逃跑。忽必烈军与兀良合台会合,顺利进入大理城。
忽必烈命姚枢裂帛为旗,写上禁止杀戮的命令,大理居民得以保全。他又命姚枢等搜访大理国图书典籍。这时东路兵取道吐蕃,也到达大理。忽必烈命人追击高祥兄弟,擒斩于姚州(今云南姚安)。
蒙哥汗四年(1254年)春,忽必烈率军北返,留下兀良合台率军戍守大理,并继续征服未降伏的诸部。任命刘时中为宣抚使,对云南地区进行治理。秋,兀良合台继续向东追击段兴智,进取善阐(又称押赤即今云南昆明)。善阐城陷。段兴智逃到昆明泽(今云南宜良),终于被蒙军擒获。兀良合台遣送段兴智等首领去蒙古见蒙哥。蒙哥施以怀柔,踢金牌,让他们n回去继续管理原属各部。段兴智回部后,献出地图,并统率本族军队,亲自为先锋,引导兀良合台去征服继续抵抗的各部。蒙古军经过两年激战,相继征服了赤秃哥(今贵州西部)、罗罗斯(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区)和白蛮波丽国(今元江一带)。从此,大理五城的八府四郡之地,和大部分乌蛮、白蛮部归附于蒙古。兀良合台在云南设置统治机构,管理这一地区的事务。
忽必烈用武力征服了大理,通过征服,统一了大理各部。以后又按中原的封建制度设置郡县,并在大理屯田,不断推广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传播科学文化,使云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不断进步,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今天就回答到这儿。
感谢您的阅看,记得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