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不可能归还给大陆。
因为台北故宫里的文物跟圆明园被英法夺去的那些性质上有所不同,台北里的文物是自己国家的人把它拿到自己国家的另一个地方,理论上这些文物仍然是在中国人的手上,而非外国人、外来者所持有1948年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国民***令故宫博物院挑选贵重文物以军舰转运台湾。国民***将故宫博物院南迁文物、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文物、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图书、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文物、外交部档案开始运往台湾,成立“中央文物联合保管处”。12月27日,第一批文物772箱(包括国立故宫博物院文物320箱、中央博物院筹备处212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20箱、中央图书馆60箱、外交部重要档案60箱)由中鼎舰运抵基隆港。
1949年,1月6日第二批由招商局海沪轮于1月6日运出,1月9日到达基隆,共计3502箱(包括国立故宫博物院1680箱、中央博物院筹备处486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856箱、中央图书馆462箱、北平图书馆明清舆图18箱)。
第三批文物由昆仑号军舰于1月29日运出,2月22日运抵基隆港,共1244箱;第三次原本***搬运2000箱(包括国立故宫博物院1700箱、中央博物院筹备处150箱、中央图书馆150箱),但军舰一到海军部眷属就抢先上船,杭立武只好找海军司令桂永清解决,最后下令拆除办公桌,但由于运输舰舱位有限,最后只能运出1244箱(包括国立故宫博物院***2箱、中央博物院筹备处150箱、中央图书馆28箱),剩下的国立故宫博物院728箱和中央图书馆28箱被迫留在南京。至此,总共有2***2箱国立故宫博物院文物运台,南京还剩11178箱故宫文物,其中大部分在五十年代运回北京故宫,剩下两千多箱暂存南京至今。
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铜器,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宝鸡市岐山县),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
毛公鼎高54厘米,腹深27.2厘米,口径47厘米,重34.5千克,因做器人毛公而得名。
鼎为直耳,半球腹,脚为兽蹄形,矮短厚重庄严有力,鼎的口边装饰环带状重花纹。
毛公鼎造型浑厚凝重,饰文简练古朴素雅,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西周晚期的鼎由宗教向世俗生活转换的代表作品。
毛公鼎有铭文,几达500字,是目前见到的青铜器铭文中最长的款记。
铭文内容记载:周宣王即位之初,致志振兴朝政,请他的叔父毛公为其治理国家内外的一切事务,饬勤无私,最后颁赠命服厚赐,毛公因而铸鼎传示子孙永远宝之。
毛公鼎是当时陕西的一位村民发现的,这件宝物辗转流离,饱经沧桑,差点被外国人买去。
最终文物转到爱国人士叶恭绰之手,叶为了保护国宝,几乎搭上身家性命。
日本人曾经千方百计想得到这口鼎,最后,叶为了救自己的侄子,制造了一口***鼎,糊弄了日本人才免于一死。
且不论毛公鼎的价值,就鼎之铭文也称得上有极高价值,铭文的字体是西周晚期的金文之作,字体的大小体势显示出大篆书体已经成熟的风貌,字体瘦弱但有劲草之美,仪态修长又风范各异。